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艾滋病防控如何与互联网结合?艾滋病互联网诊疗管理专家共识发布

2021-09-17| 发布者: 米乐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社科院专家:医联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专家程书钧院士表示,现在人们对于生命、对于很多疾病的认识还处于初级......

6月16日,互联网医院医联宣布成立学术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刘力生任首席顾问专家。据介绍,医联学术委员会首批专家还包括数十位在肿瘤、内分泌、感染、心血管、眼科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专家教授。此外,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信息交流与数字化防控工作委员会牵头、医联参与的《艾滋病互联网诊疗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社科院专家:

中国已有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互联网平台

医联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专家程书钧院士表示,现在人们对于生命、对于很多疾病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握的数据是有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将在更大的视野上看到,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曾出现的现象和数据。这些现象和数据的揭示,将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甚至重大的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 程书钧

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表示:“借助互联网医院便利性、可及性、智能性等优势,保证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保障医患的切身利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医联希望能联合多方学术力量,把医联过往在患者线上管理体系搭建、院外管理标准化流程以及学科建设上的经验分享出来,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推动和促进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介绍说,中国当前有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互联网服务,有大约20%的医生采取线上执业的方式,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美国(11.5%)。从全国来看,以北上广深为主的几个大平台,近30%的主任医师都在线上执业。

陈秋霖指出,互联网+医疗健康是注定避免不了的,但互联网+医疗健康也注定不会是最开放的。“全流程监管、综合协调监管是医疗监管的基本要求,责任倒追正是医疗行业里实现全程监管的制度性要求。”

陈秋霖表示,互联网医疗的出路在于需要遵循两个规律,“第一,要遵循医疗发展规律,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要尊重、敬畏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要推动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要符合医改方向,要充分认识医疗投资回报周期很长;第二,遵循互联网发展的规律,互联网医院不是简单地把医疗放到线上去,而是重塑了患者和医生的行为,其运营还需要人力与财力的投入,并充分认识平台经济的机制,发挥范围经济做小成本、提高效益。”

互联网如何为艾滋病防控提供指导?

《艾滋病互联网诊疗管理专家共识》发布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上,来自糖尿病、肿瘤和艾滋病等多领域的临床专家分享了其与医联共同研究的最新学科研究进展。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肖建中介绍了医联参与制定的《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糖尿病共识》)。《糖尿病共识》于今年5月份发布,首次对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做了明确定义,制定了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强调要对不同患者,在管理内容及控制目标上对应进行分层管理,并制定不同的随访计划,明确了线上、线下双向转诊标准等,同时明确线上管理团队成员组成及其职责。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毕新宇分享了与医联合作的肿瘤患者院外互联网随访管理项目的进展。该项目于去年10月份启动,经过近8个月的讨论总结,《肝癌患者常见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互联网管理专家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于近期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旨在为肝癌患者院外接受系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以提高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治疗获益最大化。

艾滋病是世界上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目前尚无能够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亦无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艾滋病成为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疾病。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助力艾滋病预防工作,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艾滋病的防控都具有意义。活动当天,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信息交流与数字化防控工作委员会牵头、医联参与的《艾滋病互联网诊疗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旨在将互联网与艾滋病防控工作深度融合,规范艾滋病的互联网诊疗和患者管理,为互联网医疗更好地应用于艾滋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米乐网 X3.2  © 2015-2020 米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