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无排卵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约占80%;我国社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不孕症的患病率为6. 4%,为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2. 4倍。在不孕群体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占30%~40%。 ![]() ▼多囊卵巢对生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常伴发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明显增加了排卵障碍的程度,同时导致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此外,持续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作用,导致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改变了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着床。 ![]() 基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女性生育力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倾向于选择辅助生育技术助孕,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多胎妊娠的发生,导致孕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多囊卵巢综合征本身也会增加单胎妊娠孕期的风险。 ![]() 2016年的一篇荟萃分析纳入了40项研究,共包含17816例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和123756例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5. 9~32. 8岁,研究发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明显增加妊娠期 糖尿病(RR 2. 78;95%CI 2. 27~3. 40)、 妊娠期高血压(RR2. 46;95%CI 1. 95~3. 09)、 子痫前期(RR2. 79;95%CI 2. 29~3. 38)、 早产(RR 1. 52;95%CI 1. 22~1. 90)、 流产(RR 2. 87;95%CI 1. 65~4. 98)、 各方面的风险,但与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和羊水过少等情况无关; ▼对新生儿方面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明显增加新生儿低血糖(RR 2. 85;95%CI 1. 93~4. 22)和围产儿死亡(RR 1. 83;95%CI 1. 06~3. 16)风险,但并不增加先天性畸形、巨大儿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风险。 ![]() 从2003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期的安全性问题,但这些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针对人群局限等问题,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期并发症的整体情况。 2017年湖南湘雅医院综合分析了2003-2017年间所有涉及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研究,共纳入133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和49395例非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涵盖全国15个省30个市,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0. 26%和13. 94%,明显高于非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的6. 94%和4. 35% ▼对胎儿方面 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者早产、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3. 35%、9. 84%和3. 71%,明显高于非多囊卵巢综合征者的5. 81%、4. 69%和2. 05%。 ![]() 由此可见,多囊卵巢综合征会促进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前及孕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干预和处理,避免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由于长期无排卵和持续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拮抗),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增加等。 ![]() 虽然我国女性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整体患病率低于国际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还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深受其困扰。在育龄期主要表现为对生育的影响,而在远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地域、种族及生活习惯关系很大,通过对我国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积极给予生活和生育指导,防患于未然。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