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警卫员回乡后生活困难,给林彪写信,3个月后,林彪寄来300元

2021-11-08| 发布者: 米乐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1942年冬,日伪军对滨海地区大规模扫荡,打通临(沂)、郯(城)、新(安镇)公路,在沿线重要村镇构筑碉堡......
被窝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beiwoyy.org

1942年冬,日伪军对滨海地区大规模扫荡,打通临(沂)、郯(城)、新(安镇)公路,在沿线重要村镇构筑碉堡,企图切断滨海与鲁南、华中根据地的联系。

因为需要构筑重沟到郯城一带的碉堡,郯城兵力被抽调一空,只有1个日军小队和部分伪军守城,得知消息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立即命令部队攻打郯城。

1943年1月18日,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代师长陈光、旅长曾国华的带领下,一夜急行军40多公里,到达郯城东面的马陵山区,19日深夜,部队直扑郯城,很快,郯城的第一层城门被炸开,可令八路军没想到的是,里面仍有一层门,攻城部队受阻。

当时的八路军,没有攻城的重武器,守城的日军,又使用了毒气弹,攻城战打得极为艰难,2天2夜也未能攻下,更令八路军首长忧心的是,此时城内的日军,已经发出求援信号,敌军的增援部队,已经出发。

在这紧要关头,旅长曾国华与政委符竹庭商议后,当机立断,决定集中轻重火力,从南门和东门的大炮楼之间实行重点突破。

在八路军集中火力攻城之时,离郯城9公里的马头镇日军一个中队和伪军400余人赶来增援,4团政委吴岱,率领4团、6团阻击。

郯城地处鲁南平原,无作战掩体,战斗急促又来不及挖战壕,为了战斗的胜利,八路军战士只能忍痛将牺牲的战友尸体垒起来,把机枪夹在上面,向鬼子射击。

在激烈的战斗中,八路军战士死伤惨重,很快,6团的一个连只剩下连长和一位名叫高顺桥的战士。

眼前所有的枪里子弹打光后,高顺桥见已经牺牲的班长手里还握着一把枪,便猫着腰上前,却拿班长的枪。

结果刚起身,一颗子弹便击中了高顺桥,疼得高顺桥直不起腰,即便如此,高顺桥依旧咬牙战斗。

眼见血越流越多,高顺桥坚持不住了,对连长说:“连长,我快不行了!”。

“再坚持一会儿!”。

听连长这样说,高顺桥只能继续战斗,过了一会儿,高顺桥又向连长报告,得到的答复,还是坚持……

终于,八路军拿下了郯城,部队撤出阵地,此时的高顺桥,已经因为失血过多昏迷。

幸运的是,高顺桥被救了下来,送到医院后,他才知道,鬼子这一枪,打断了他的两根肋骨,即便多年后,高顺桥依旧对鬼子的枪法连连称奇,因为,当时鬼子在他300米开外。

负伤后的高顺桥,被送到马鞍山的红军医院休养,没等伤好利索,他便带着10个馒头,回乡看望自己3年未见的爹娘,当见到父母,高顺桥眼泪哗的就流了下来,怕爹娘担心,他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受了伤。

在家里待了4天,高顺桥就归队了,这一别,高顺桥便再没见过爹娘。

回到部队的第6天,团长单独找他谈话,让高顺桥到司令部工作,到司令部后,高顺桥等人开始练习骑马射击,最后被抽调到林彪身边担任警卫员,当时的高顺桥才19岁。

年仅19岁的高顺桥,为何能当林彪的警卫员呢?原因很简单,他在军中的3年,表现相当出色。

8颗子弹干掉5个鬼子

高顺桥,山东临沭人,出身寒苦,7岁时便给地主家放牛,吃尽苦头。

1939年重阳节,正在给地主家放牛的高顺桥,看见一支穿着破旧军装的队伍进村,队伍中的军人,还跟他招手微笑,这让两顿没吃饭的高顺桥,生出别样的情绪,放下手中的放牛鞭,便跑去参加了这支队伍,当时的高顺桥并没有多想,他只知道,只要当了兵,就能吃饱肚子。

当时正是抗日最艰苦的阶段,当兵的第二天,高顺桥就上了战场,上战场前的几个小时,老兵才教他如何用枪。

这一战,高顺桥见识了战场的残酷,他看到邻村一个青年,上了战场,还没来得及放枪,便被敌人的机枪揭去半个头盖骨,跟他一起参军的15个新兵,有8个牺牲,好在高顺桥曾打过猎,善于隐蔽,这才没有丢命。

当时的八路军很穷,堪堪温饱,很多新兵受不了苦,都离开了,甚至有人跑去当了土匪,但高顺桥没有离开,一位首长问高顺桥为何不跑时,高顺桥答道:“土匪不是好人,是祸害好人的!”。

高顺桥7岁开始放牛,弹弓打鸟、抛石赶牛,投掷石头又远又准,因此,在打枪方面悟性极高,参军之时,连长只给了他8颗子弹,靠着这8颗子弹,3个月时间,高顺桥参加了15次战斗,打死了5个鬼子,受到了首长夸奖,奖励了他一杆三八大盖,成了狙击手。

在战场上,高顺桥专打鬼子的机枪手,凭借手中的三八大盖,高顺桥干掉了敌人16个机枪手。

很快,时间来到1941年,高顺桥所在的队伍,攻打滨海朱苍乡黄谷峪的鬼子,战场上,连长带着一位首长,问谁会骑马,因为给地主家放牛时,高顺桥骑过驴,便自高奋勇站了起来,于是,成了团部的通信员。

战场上枪林弹雨,高顺桥则凭借出色的骑术,时而伏倒在马背上,时而侧搂着马脖子,四处穿梭,替团部传达各种指令,这一切,都落在了团长贺东升眼中……

会骑马,善射击,为人忠厚,因此,在郯城战役之后,高顺桥被选为林彪警卫员。

高顺桥眼中的林彪

初次见面,林彪并有像八路军其他首长那样,打招呼、握手、拍肩膀,而是很严肃地问高顺桥等人姓名、参加了多少次战斗等等。

而林彪的形象,与高顺桥想象中,也相差甚远,只是一个中等偏矮,文弱瘦削,不爱言语的普通人。

因为负责保卫林彪,高顺桥对林彪很了解,林彪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不唱歌,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地图,思考战争,打仗的时候,总是站在地图前,久久不语,甚至刘亚楼等人向他请示,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这让高顺桥们这些警卫员,也有些不好意思。

高顺桥说,电影中,林彪边吃黄豆边看地图,是不真实的,林彪胃不好,几乎不吃零食,平时喜欢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冷冰冰的样子,挺“吓人”,但有战事的时候,林彪立马便会有精神,一连几天不合眼,都很常见。

进入“战斗状态”的林彪,是冷酷的,他不要伤亡数字,只要结果,但林彪绝非无情之人,比如四平战役后,看着满地尸体,流淌在地上的鲜血能把鞋子粘住,高顺桥便看到平时冷冰冰的林彪落泪了。

在东北战场,高顺桥保卫林彪3年,靠着敏锐的观察和灵巧的身手,林彪的安全,从未出过状况,可惜的是,高顺桥7岁放牛,没有读过书,连个通知也看不懂,解放战争打响不久,便不再担任林彪的警卫员,留在东北参加剿匪,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

当兵十几年,高顺桥只在战场上负过3次伤,能全须全尾地活下来,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1955年,授衔之时,高顺桥被授予中尉军衔,虽然军衔不高,但高顺桥却很满足,毕竟,比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他得到的已经很多了。

生活困难,无奈向林彪写信

1958年,高顺桥转业到了青海一个农场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高顺桥却甘之如饴,更令他开心的是,林彪知道他转业后,特意托人给他送了两条“大前门”和一盒子弹……

因为早年间受过伤,高顺桥的肾出了问题,小便常带血,再加上青海高原气候恶劣,高顺桥的身体状况,是越来越差,1965年,高顺桥无奈带着妻儿返回山东老家。

回到老家的高顺桥生活极为困难,一点微薄的薪水,根本无力抚养5个孩子,每年春天,总是一半粮食,一半野菜堆着吃,更令高顺桥一家苦恼的是,回到家乡的他们,没有房子住。

无可奈何下,高顺桥只能求助老上司林彪,在信送出去3个月后,林彪给高顺桥回信了,信中还夹着300块钱。

当时的300,可不是小数目,靠着这笔钱,高顺桥盖了3间房子,生活有了极大好转。

在家乡,高顺桥最喜欢的,便是对乡亲们倾述给林彪当警卫员的岁月,在他心目中,林彪的形象,无比高大。

可惜的是,后来的林彪,走上了一条不归路,1971年9月,林彪在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听说林彪的死讯,高顺桥变得很沉默,独处的时候经常唉声叹气。

当时,他的孩子年纪还小,一次见父亲高兴,就问高顺桥为何不提林彪了,高顺桥脸色立即就阴沉了下来,抬手就是一巴掌。

很快,时间到了90年代,他的孩子们都长大成人,高顺桥再次跟他们说起了林彪,他说:“林彪有功有过,很会打仗啊,三大战役打了两个,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打天下,林彪是有大功的,桥是桥,路是路嘛!”。

2005年,高顺桥走完人生路,享年82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米乐网 X3.2  © 2015-2020 米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