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基地 https://www.ziyuanjidi.com/ 在古代的历史中,一个县城的政府人员不会像现在那么多,因为当时行政管理人员的事务不会像现在那么繁杂,但也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县十几个官吏就将这县里面的大小事情全部处理完,按照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古代的县衙中的官员只有十几个,但是小吏就比较多了。 根据每个县城的实际情况,小吏的数量会有些不一样,因为每个县城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有的县地理位置比较好,经济发展很好,县里面比较富裕的情况下,就会有很多小吏。也有的县城经济发展不行,就不会配备那么多的小吏,因为小吏也需要政府开支费用的,经济不行哪有闲钱来养那么多的小吏。在很多人的眼中,官吏可能指的就是同一种人,同样是朝廷指派的政府人员。 但是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官和吏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如果官是正式工作人员的话,那么吏只能算是个临时工,他们是官员为了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招聘过来帮忙的一些人,他们的工作也是日常处理小的具体细节问题,主要的大事情还是要由官员做主,县城里面出现的一些小的问题,都是吏去负责搞定。 按照明朝的官员制度来看,一个普通县城的地方官应该是七品县官,而再往上一级也是六品的州府官员了。京城里面的官员通常是由一些皇亲国戚来担任,这样才能保证皇城的安全问题,在一个县衙中还会有很多小的职位,像县丞,训导等,这些官员都是相对应的八品九品的官员。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些官职应该都是县长和副县长,科长一类的官职,这些人都是登记在朝廷的官吏名册之中,这个名册这种概念应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编制,他们享有朝廷发放的一些福利和权利,这些人就是书中经常提起的朝廷命官,他们也就是国家政治机关中的正是人员。古代的时候虽然人口没有现在那么多,但是一个县也至少会有好几万的人,一般的县城人数会达到几十万之多。 如果是经济特别繁荣的县城,人数更是能达到数十万,所以仅仅依靠十几个官员是无法有效管理那么多人口的,所以这些官员想要稳妥的管理一个县城,还需要请一些小吏协助自己,而小吏也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的,他们一般都是来自于地方有权有势的家庭,而这些官员都是朝廷任命过去的,在自己任命的地方可能是人生地不熟,这样一来如果不跟地方上的乡绅搞好关系,以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 于是这些小吏都是出自于有权势的家庭,这样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麻烦,小吏也可以依靠自己的权势搞定。虽然小吏比官员的级别低,又是个临时工,但是由于他们都是百姓的直接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有机会通过一些小手段赚上一笔,在明朝末期的时候,虽然小吏这个职位看着级别很低,但是确实一个油水很大的肥差。 再者来说之所以依靠小吏能够管理一个县城,也并不是完全由于小吏的数量多,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的历史环境所影响,因为当时每个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治安收税断案,而在之前还会有甲长制度,每十户就是一个甲,大家彼此监督,如果有一户人家犯了罪,其它的人家如果隐瞒不报就会受到牵连。通过这种相互监督的方式,社会的治安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结语:如果要是有土匪来侵扰自己,甲长也会带领大家齐心协力的抗击土匪,如果百姓之中出现了一些很小的事情执意,一般是有威望高的甲长来处理,如果对于甲长的处理不满意的话,双方才会到县里去告状断案。一般的情况下,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甲长就可以把这些小事给解决掉。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