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张灵甫临死前留下7字遗言,蒋介石看后大怒,大批中将被撤职

2021-12-12| 发布者: 米乐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1947年5月16日历时将近一周的孟良崮战役以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终,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见大势已去,只得在困守的......
真三国无双攻略 https://www.1314gl.com/glmj/

1947年5月16日历时将近一周的孟良崮战役以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终,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见大势已去,只得在困守的山洞墙壁上留下七字遗言,装备精良的74师也就此覆灭。

蒋介石在得知张灵甫战死后,怒发冲冠,而在知晓张灵甫死前留下的7个字后,更是当即撤去了一大批国民党将领的官职,就连张灵甫的顶头上司汤恩伯,都被蒋介石打的满脸是血,这是怎么回事?

蒋介石的心腹张灵甫为何会走到穷途末路?他在死前又究竟在山洞里留下了哪七字遗言呢?

“最有争议”的抗日名将

张灵甫自幼才思敏捷,所以1923年他参考入北大历史系,只不过由于家贫而被迫退学,在这之后他加入军伍,继续打磨自身,最终考入了黄埔军校第4期。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张灵甫由于时常挑灯夜战,备受蒋介石垂青,一毕业就进入了国民革命军21师担任排长,经历北伐战争后升至团长,三十岁被擢升为第一师独立旅上校团长。

也正是这一时期,他和第二任妻子吴海兰相遇,婚后由于怀疑妻子身份,所以他枪杀了吴海兰,遭到妇女界的讨伐和国民党的审判,南京政府最初给予他的判决是10年有期徒刑,只不过由于蒋介石“开恩”,张灵甫又很快回到了军队中。

1937年抗战爆发,张灵甫在王耀武的安排下再次率兵作战,由于表现突出,他很快晋升为国民党74军58师少将师长。

此后又陆续经历了浙赣会战、常德会战以及长沙会战,待到日军1945年投降后,张灵甫晋升为南京卫戍司令兼74军中将军长。

蒋介石为了表彰其功绩,甚至特地安排他和麾下士兵空运南京受降,张灵甫地位一时显赫无双。

然而张灵甫虽然在抗战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抗日第7名将”之说颇有争议,很多人都说,张灵甫在战功和资历方面都是无法和王耀武等人相媲美的。

至于后来所谓的“党国第一忠烈”,更是多有夸大之嫌,1946年张灵甫率领74军兵败孟良崮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灵甫埋下的隐患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共两党在重庆地区展开了数日谈判,最终于10月10日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主张和平建国。

可1946年6月,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的独裁野心,公然撕毁了这份协定,发起了内战。

也正是这一时期,国民党第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74师,麾下有51、57以及58三个旅,总人数达到3万余人,至于军长张灵甫则是改任师长,继续统帅这一部队,进攻山东解放区。

解放战争中期,最主要的两大战场就是陕北和山东,其中山东尤受蒋介石的重视。

所以1947年4月蒋介石命令汤恩伯担任第一兵团总司令官,总辖山东战局,张灵甫和他麾下的74师亦受其管辖。

只不过张灵甫自视为蒋介石的嫡系,又瞧不起汤恩伯这种靠谄媚上位的人,所以两人意见时常发生分歧,这才会给后来的孟良崮兵败埋下祸端。

在汤恩伯最初的打算中是准备了由65师进攻旧寨、坦埠地区,74师从旁协同,83师作为机动部队提供支援的。

可是张灵甫对此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坦埠地区的解放军,大概只有三两个中队,顶多不超过五六个,他所率领的74师一个师就可以打下来,至于65师和83师则可以直接向沂水地区开进。

由于当时的74师人数众多,装备的又全是美械,所以除了张灵甫外,其他74师的将领也都觉得独自进攻问题不大,这当然不仅是因为他们自诩实力强悍,更是因为他们想在该地区占首功。

由于张灵甫颇得蒋介石信重,所以心有不满的汤恩伯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只不过无论是汤恩伯还是83师师长李天霞,暗地里心中都对张灵甫滋生了相当大的意见。

兵败孟良崮,七字遗言

1947年5月初,74师作为主力部队,开始朝坦埠地区前进,由于这支部队带有大量的骡马车辆,在山间小路进行就很不方便,所以张灵甫特地派遣了一只弓兵部队沿路修整公路。

有人提意见说如此一来太过招摇,容易过早暴露意图,可是张灵甫却不以为意,反而认为即便解放军知道了也没有关系,自己就是找他打的。

5月11日,为了争抢头功,张灵甫直接带领74师,抛开了两翼掩护部队,孤军深入与我军作战。

只是张灵甫没想到我军当时在该地区一共布置了5个纵队,根本就不是74师能够单独对抗的。

所以在5月13日一番激战后,张林甫和他的74师并没能讨到便宜,再加上当时汤恩伯勒令要在5月14日之前攻占坦埠,所以张灵甫打得愈发激进,以至于最后整个74只都被迫转移到了附近的孟良崮山麓。

只是局面已经空前紧绷,但是蒋介石非但没有怪罪张灵甫,反而还觉得这是与华东野战军一战决胜负的好机会,于是他一边命令空军给困守在山上的张灵甫等人送粮送弹,另外一方面有勒令25师、83师等等10个整编师前往孟良崮增援。

当时我军在山东主持战局的是陈毅元帅,为了一举给我军奠定胜势,陈毅元帅在5月13日后,就带兵对74师进行了猛攻,意图对其进行围歼。

汤恩伯等人在接到蒋介石命令后,虽然也被迫前来支援,但是说到底心中还是对张灵甫怀有不满,增援到一半后竟然戛然而止、原路撤回,以至于苦守孟良崮山麓的张灵甫最终被逼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眼见突围无望,张灵甫于山洞中写下遗书,“以自杀,效忠党国!”

为凉薄的独裁者效忠的结局

孟良崮战役后,我军基本上扭转了华东地区的战局,同样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占领山东解放区的幻梦,以至于功败垂成的蒋介石雷霆震怒,尤其是在得知张灵甫留下的七字遗言后,他的心中满是悲愤与不解。

要知道当时他已经给周边部队下达了死命令,让他们前去支援张灵甫,而当时李天霞的83师和黄百韬的25师就在附近,距离最多不过相差二三十里,转瞬间便能赶到,为何最终还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后来蒋介石才知晓,原来这两支部队,包括汤恩伯所率领的其他部队,都是因为与张灵甫有隔阂,所以不愿意前去支援,这才仅仅在“做做样子”后就撤兵了。

尤其是李天霞和汤恩伯,前者为了减小损失,仅仅派遣了一个连队前去支援,就在出发前还再三叮嘱,一定要“保存实力”,至于汤恩伯就更离谱了,与我军相遇后打都没打,直接逃离。

了解到真相后的蒋介石愤怒地砸碎了办公室的茶杯,还用拐杖将汤恩伯砸得满脸是血,至于那些没有及时增援的将领,更是几乎全被他撤职查办。

之后为了表现自己对张灵甫的“亏欠”,蒋介石不仅当众将张灵甫誉做“党国第一忠烈”,还特意找到了他的妻子,郑重说道,

“党国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当然这些话不过是场面话而已,对于蒋介石来说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大抵逃不过被抛弃的命运。

在1949年败退台湾的时候,虽然他带上了张灵甫的遗孀,但是到了台湾后,基本上就是不管不问的态度,以至于张灵甫的遗孀想要领取一些政府补助金都是千难万难,由此可见蒋介石的凉薄与虚伪。

张灵甫战死于孟良崮,不仅仅是因为他自身骄傲狂妄,正是因为国民党内部长期以来的勾心斗角,而这样一个政党,又怎么能够得到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呢?所以说,张灵甫的兵败和国民党的败退,都是必然的结局,不值得唏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米乐网 X3.2  © 2015-2020 米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