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过去五年,永春县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砥砺奋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共同谱写了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五年,将是永春推动经济社会赶超跨越、进位争先,实现蝶变跃升的重要五年。永春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争先争优争上游,提速提质提效能”工作要求,高质量实施“生态之都、文化之旅、康养之地、智造之谷”发展战略,真抓实干、比拼超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永春,为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奋斗目标,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支持永春加快‘东拓西进’,打造生态型新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和“支持永春‘两山’理论实践创新改革”的指导要求,2022年,永春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深做实各项工作。 笃定心志做大产业 猛追不舍做优项目 围绕打造“香醋瓷”三大百亿特色产业集群,以园区化发展为路径,加速形成集聚效应。推进中国香都“一心一轴一廊三区”建设,打造中小微香企创业园。以彬达制香、兴隆香业等为龙头,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香产业加速发展。加快老醋科技产业园建设,强化侨新老醋等龙头效应,推动顺德堂古法酿醋项目落地,推广醋企带醋村模式,规模化发展老醋产业。扶持培育香、醋原料种植示范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坚持“一心两翼”陶瓷产业布局,通过九牧龙头带动,引进上下游企业,开发陶瓷纤维、功能陶瓷、特种陶瓷,拓展延伸陶瓷应用领域。 结合永春县产业特点,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发展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重点策划兴泉铁路永春站综合物流园区。加速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泉南及沙厦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契机,充分发挥达埔高速服务区引流能力,通过高速“路上路下”联动,带动蓬壶、达埔等周边乡镇旅游发展,主动与闽西南集团、泉州交发集团洽谈合作投资,全力打造独具永春主题元素的海峡两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策划生成香品产业园、永春老醋科技产业园、锌合金产业园等45个项目,积极对接央企、国企投资建设。深化“五全”招商行动,动员全县力量,强化“乡贤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引更多稳链、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20亿元以上,推动彩色碳粉生产研发等一批项目落地开工、当年投产。 汇聚合力做好三农,以更多维度引领乡村振兴。推广农业“五新”应用,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建设高标准农田9000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施农业提质六大工程,突出抓好柑橘、茶叶、畜禽蛋、花卉苗木等4个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加快打造典型样板,创建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68个省市县级试点村、7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乡村振兴展示中心,创建3个市级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示范乡镇。完善水利设施体系,加快白濑水库项目(永春部分)、马跳水库和晋江防洪工程永春段续建工程建设。落实防返贫、控新贫、稳脱贫“一库五机制”,加大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力度,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高标定位做美城市 锚定目标做靓生态 紧扣“东拓西进”思路,东西并进、“两翼齐飞”,拓展城市空间,注入发展新动能。着眼“产城融合”,加快城东片区改造,与县工业园区互融互通,规划建设教育、医疗、文体、道路等设施,完善功能配套,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 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和地下管网等设施,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0公里、燃气管网15公里、供水管网10公里。实施智能电网升级改造,推进特高压北电南送国家重点工程永春段建设。加快城区“慢道”及周边绿化景观提升,新建、改造10个口袋公园,新增绿地面积150亩以上。实施“聚城畅通”行动,推进留安山东路、桃源北路(四期)等道路工程建设,改造“断头路、瓶颈路”3条以上,打通路网梗阻,畅通城市动脉;启动泉南高速公路锦斗互通建设,跟进落实沙厦高速大安支线、昌厦(福)高铁等项目前期对接,拓宽县域对外大通道。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狠抓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施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5个,不断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深化河湖长制,实施“碧水攻坚”行动,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实施天湖山生态矿区修复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控,治理水土流失3万亩,实施造林绿化1.5万亩。着力推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踩紧油门做实民生 宜居宜业办好实事 加快仰贤实验小学扩建和化龙实验小学、永春一中魁星校区建设,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550个以上。提前做好教育资源布局,谋划推动永春一中长安校区前期工作。盘活闲置校舍资源,招引一批职(技)校合作项目,推进与泉州幼高专合作办学,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深化名师名校长工程,强化“县管校聘”管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与省附一医院、省协和医院等协作,完善分级诊疗模式,群众就医满意度力争全省“上游”。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加快达埔、蓬壶等基层卫生院建设。统筹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以县老年公寓为试点,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新增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个、老年活动中心5座、老年活动场所20个。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进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培育文物保护利用典型3个。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建设全民健身运动场地5个以上、健身步道10公里以上。 (颜彩虹)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