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日本专家:我们是“中美芯片战”中被大象踩死的蚂蚁

2022-02-04| 发布者: 米乐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中美芯片之争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现在看来,对双方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站在风口浪尖的企业,受......
仙剑98柔情版攻略

中美芯片之争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现在看来,对双方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站在风口浪尖的企业,受到芯片之争的影响非常大。有的可能借此机会一飞冲天,有的却可能陷入困境,难以自救。

只不过我们发现,其实受到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我国和老美,而是像日本这样的老牌芯片强国。根据日本这几年的芯片产业的发展情况,其市场份额一直在受到挤压,只有那些老牌企业,因为掌握其他国家难以突破的核心技术而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全球芯片技术继续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挑战迟早会来临。

根据日本自己展示的数据来看,日本很有可能在2030之后“失去”半导体,到时候日本半导体将不再占有市场份额。对此日本专家也很无奈,他们表示我们是“中美芯片战”中被大象踩死的蚂蚁。

为什么连日本这样的老牌芯片强国也会受到如此严重的波及呢?主要原因还是中美博弈之下,加快了半导体的发展速度,大量的资金流入半导体产业。这些资金不仅加大了芯片的产能,更重要的是,还加快了半导体技术的迭代速度。

拿芯片制造的制程技术来说,半个世纪之前,英特尔创始人摩尔称芯片制程工艺必然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几十年来,芯片技术的发展一直遵循这个规律,这几乎成为了一种行业默规。但是现在芯片技术的发展已经难以再维持这个规律,因为随着技术越来越高端,技术突破越来越难,自从芯片制程进入到7nm之后,摩尔定律被打破也成为了现实。

但是中美博弈,正在让芯片发展再次回归摩尔定律,芯片研究人员们寻找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思路来打破制程阻碍。相同的时间之下,技术突破的难度相较于过去难度可不是一倍两倍。这就意味着芯片的顶尖技术正在超速发展,这个趋势下去,很快只剩下那几个零星花的起钱的玩家。而其他玩家将会面对层层技术壁垒而却步。

芯片制程只是芯片产业的一个缩影,整个芯片产业都在“被迫”裹挟向前,即便日本所擅长的是芯片的上游产业,也终将难逃后来者的凶猛来袭。

日本如果能够参与到这场中美博弈中,成为玩家之一的话,或许还能够保全自己。但是目前,日本并没有资格。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钱。当然了,日本没钱是相对于其他玩家来说的,我国和老美自不必说,两个GDP排前两名的国家。我国具备制度优势,能够力往一处使,可以调动大量资金用于半导体产业,老美就更不用说了,凭着美元霸权的优势,没钱就印,或者去借。虽然老美也要考虑经济影响,但能够调动的资金也不是日本能比的。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还有一个实力强劲的玩家——欧盟。欧盟几乎聚集了大半个欧洲的力量,其能够调动的资金和资源更是不可小觑。

一系列数据足以说明问题。老美此前通过1900亿美元的科技发展计划,其中芯片占到大头,足有540亿;欧盟则是投入1590亿美元于经济发展,其中芯片同样是占了很大一部分,至于我国,则是按年数,每年投入的资金保守在千亿人民币。与其上相比,日本半导体就显得有些“可怜”,到现在只投入了4.5亿美元,不到上述国家和地区投入的百分之一。

日本如何能够以不到百分之一的投入去撬动百分之百?依赖那些依然具有技术优势的老牌芯片产业的上游企业吗?我们说这是不现实的,日本过去没有力量挽回颓势,现如今更不可能了。

曾经拥有百分之五十市场的日本,却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市场份额缩水到了百分之六。这反映了芯片市场的残酷性,也反映了芯片技术壁垒难以打破的定律。一旦没跟上芯片的技术更替,就很有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追赶能力。半导体领域,日本在上世纪拥有将老美打压得喘不过气的能力,但现在的日本,老美怕是一只手就能吊打。

从日本的半导体之路来看,我们一方面要注重投入,相信国内的半导体力量;另一方面要时时刻刻警惕老美不正当竞争,选择下黑手,毕竟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衰落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老美采取了“场外手段”。

芯片之争,日本的命运何去何从,我们不能现在就下结果。但于我国自身而言,可以从日本芯片产业的发展吸取教训,防止重蹈覆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米乐网 X3.2  © 2015-2020 米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