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香港规划300平方公里土地“互动”深圳 港府拟设专责机构推进北部都会区

2022-02-21| 发布者: 米乐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在香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使用“寸土寸金”来形容这座“东方之珠”空间和用地的珍贵。无论是在香港市民群......

  在香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使用“寸土寸金”来形容这座“东方之珠”空间和用地的珍贵。无论是在香港市民群体当中,抑或比邻的深圳,都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一次性涉及300平方公里土地的相关规划了,但现在,时代不同了。

  本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意打破这样的“惯例”与“沉默”。2021年10月6日,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作此任期内的最后一次《2021年施政报告》(以下简称“《施政报告》”),其中以大篇幅提出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规划涉及的土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将以科创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并提出“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目前已经开始考虑,设立“高层次的专责机构”,负责推动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这个拟议中的机构,可以“统领”特区政府各相关局署,并同时推动更紧密、更深层次和更全面的港深合作。

  300平方公里

  “我是专门找时间完整听了特首的《施政报告》的,这和我们的业务开展有直接的关系。”10月8日,一位中资贸易机构的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所供职的公司,归属于一家大型央企,是全资子公司。“之前企业界有各种消息说特区政府有大的规划推出,但没想到是现在这个规模。”他说。

  令这位负责人“没想到”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的北部都会区规划。10月6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举行会议,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作《施政报告》。在这份《施政报告》中,林郑月娥提出,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并开拓更多可供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土地。

  北部都会区总涉及土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涉及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个区域处在香港的北部,也就是深圳的方向,按照港府的规划,就是由西到东,是一字排开。”一位香港中资金融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北部都会区不是一个行政区,而是“因地理特征、经济功能、生态环境、交通联系及发展政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具规模的城市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北部都会区当中,包括了总计7个与内地连接的陆路口岸。

  这位中资金融机构的人士向记者表示,300平方公里的面积,基本相当于香港特区全境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他认为,北部都市区规划对于香港特区的发展前景而言,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指明发展方向的规划,同时,通过这个规划的实施,香港的“再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瓶颈式的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深港互动

  关注到北部都会规划的,并非只有在香港的人。这个来自港府的发展规划,同样引发了比邻的深圳的关心。长期在深圳投资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一家中型企业主就告诉记者,长期以来,香港的发展重心都在南侧,与深圳比邻的北部地区基本上是香港的“郊区”,如果港府有意发展北部地区,他“乐见其成”。

  这样的态度,似乎与港府的用意不谋而合。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表示,这是一份“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和纲领”。港深互动之意,已经表达得十分明显。

  根据记者掌握的相关规划情况,港府规划编制团队对于区域价值的理解在于,香港的北部经济带接壤深圳,包括了天水围、元朗、粉岭、上水等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多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是香港未来二十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拥有多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联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根据特区政府的规划,北部都会区当中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原来香港主要的经济结构当中,都是服务业为主,这是香港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时,科创产业又是深圳的优势,所以,我个人认为,北部都会区的规划,是偏战略性的。”10月9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曾为香港特区政府产业发展提供过咨询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及,虽然正在兴建的河套地区港深创科园占地87公顷,规划的总楼面面积已大概等于三个位于白石角的香港科学园,但与深圳河北岸面积超过300公顷的深圳科创园区比较,则相形见绌。

  因此,根据北部都会区规划,特区政府拟增加共约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以构建新田科技城,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群聚效应。

  专责机构

  根据记者掌握的规划相关情况,香港特区政府在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策略中,提及了“四新精神”,即“空间创新”“观念更新”“政策创新”“机制革新”。其中,机制革新涉及到了行政权力、架构设置的相关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北部都会区”规划的落地实施,香港特区政府有意设立“高层次政府专责机构”来负责统筹推进该项工作。根据特区政府的设想和建议,该机构能够统领各个局署,制订及落实建设北部都会区所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资源配置,并同时推进更紧密、更深层次和更全面的港深合作。

  目前,本届香港特区政府即将届满,林郑月娥本次所作的《施政报告》也是她本届任期内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因此,“北部都会区”将会跨越特区政府任期,相关设置高层次专责机构的设想,也要在下一期特区政府任期内实施。根据当前的情况,特区政府拟议,其中一个可能性是下一届政府设立副司长职位,负责领导包括“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愿景”等大型区域发展。

  与此同时,相关规划文件特别指出,香港需要跳出“项目主导”的传统框框,采取“政府主导、社区营造”的思维及操作模式,规划和建设社会及经济均衡发展、生态及环境皆能保育的宜居社区。因此,兼顾检视相关政策,提出清晰而整全的行动方向,指导下阶段的详细规划与发展的实施工作。

  “建设北部都会区,特区政府须提升高层督导,强化跨局跨部门协作,制订成效指标方便监察,并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相关项目。”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表示。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服务器托管 https://www.idcsp.com/hosting/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米乐网 X3.2  © 2015-2020 米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