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字音:鸳(yuān)鸯(yānɡ) 崇(chónɡ) 字形:泥融 燕子 鸳鸯 芦芽 溪水 广泛 减少 字义:注释里的内容一般会考选择题,要熟背 重点关注: 古诗的默写,考《绝句》可能性最大,必须一字不错,其他两首也要会默写。 关于季节,《绝句》是春天,《惠崇春江晚景》是初春也是春天,但是《三衢道中》是初夏,从“梅子黄时”看出。 三首诗的作者及朝代要熟知。 《惠崇春江晚景》中只有“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一句是苏轼的想象。 燕子 字音:伶(línɡ)俐(lì) 羽(yǔ)翼(yì) 闲(xián)散(sǎn) 分(fēn)散(sàn) 笔(bǐ)杆(ɡǎn) 旗(qí)杆(ɡān) 纤(xiān)细(xì) 痕(hén)迹(jì) 字形:凑活 仿佛 吹拂 聚拢 掠过 偶尔 沾水 疲倦 纤细 痕迹 重点关注:1.文章一到三段的默写,里面有许多细节的字词,容易漏字漏句。轻风微微地吹拂着、赶集似的聚拢来、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这些句子里的“的”“地”容易写错写漏,请大家一定注意细节,一个字一分。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tiě chǔ chéng zhēn 【铁杵成针】把铁棒槌磨成针。比喻做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必能取得成功。宋·祝穆《方舆胜览》五三卷载:“唐代诗人李白少时,读书未成,道遇一老媪,磨杵不辍,问何为,媪答:‘欲磨成针。’白受感动,由此奋发而终有大成就。” náng yíng yìng xuě 【囊萤映雪】囊萤:《晋书·车胤传》载:“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数十,用来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映雪:《孙氏世录》载:“晋代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条件不好仍坚持勤学苦读。宋·刘克庄《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宜人)皆服其劳,无陨获,故夫子得囊萤映雪,不以家衡虑;贤郎得担簦负笈,不以贫辍学。” 赠“我”墨梅图。(第12、13 自然段) 本文中“梅花魂”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那种“不管历了 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正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 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钱学森,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遭受美国政府的迫害,毅然回国,为中国导弹制造与火箭发射作出卓越贡献。 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第14、15 自然段) (1)这是作者第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外祖父为什么流泪? 答:叶落归根,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外祖父的夙愿,而今,他只能将对祖国的情感寄托在梅花身上,寄托在后人身上。万千愁绪积于心中,这是饱含深情的泪。 荷花 字音:挨(āi)着(zhe) 挨(āi)挨(āi)挤(jǐ)挤(jǐ) 挨(ái)打(dǎ) 翩(piān)翩(piān)起(qǐ)舞(wǔ) 字形:花瓣 莲蓬 饱胀 破裂 姿势 仿佛 随便 舞蹈 重点关注: 第二段里写的是荷花半开、全开、含苞欲放三种状态。 “挨挨挤挤”体现了荷叶的多、密,“冒”体现了白荷花的突出、卓尔不群。 默写二到四段,重点关注第二段中的排比句,第四段的开头结尾。这只是重点关注,二到四段必须背熟,不错字不漏字。 外祖父为什么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答:一方面,外祖父希望“我”向梅花学习,做一个有梅花秉性的人,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另一方面,外祖父也是把自己的思乡情寄托在墨梅图和梅花手绢上,随“我”回到祖国。 chéng mén lì xuě 【程门立雪】程: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在雪中侍立。指尊敬师长,恭敬求教。《宋史·杨时传》载:“一个大雪天,杨时和游酢两人去向程颐请教学问,程颐正闭目养神。二人不敢惊动程颐,就在一旁等候。等到程颐醒时,门前的积雪已有一尺深了。”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