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国宝级艺术家阎肃:逝世6年,妻子和儿子对簿公堂,理由让人泪目

2022-03-26| 发布者: 米乐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关注我,每天带来名人感动的故事!阎肃,是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创作过《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
免费福利视频 https://www.vpan.cc

关注我,每天带来名人感动的故事!

阎肃,是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创作过《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爱祖国的蓝天》《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等作品,是全国公认的“国宝级艺术家”。

除去创作歌曲、歌剧、京剧外,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这功成名就的背后,是妻子默默无闻的支持,阎肃的妻子李文辉是普通人,但却将丈夫“拿捏”死死的。

2016年,阎肃因脑梗不幸逝世,这让遗孀李文辉推入了悲痛的深渊。在阎肃逝世3年后,李文辉却和儿子对簿公堂.......

01.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普通人家,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是家中的老大。

因为时代的动荡,9岁时就跟着父母去重庆。当时家庭状况还比较不错,靠着一点小本生意,只是没有想到,日寇的轰炸,让他们失去了家庭,还搬去了贫民窟生活。

环境的艰苦,并没有让阎肃感到绝望,反而心中有一股上进的心,立志要改变这一切,聪颖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大学工商管理系。

在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了表演,刚好遇到了西南青年文工团的招生,他便放弃了重庆大学的学业,走入文工团,踏上了演艺的道路。

没有基础的阎肃,只能从最底层做起,在文工团里做演员,就连剧务、场记都要做。虽然工作忙和累,但却给阎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的创作奠基了基础。

与此同时,他靠着惊人的领悟能力,创作出曲艺作品,还走上了导演的行列。后来因为他的创作才华,文工团便调他去担任创作员,做专职创作。

期间,他写了很多的曲艺、喜剧、活报剧。还去参加过土改、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演出。这些经历,给他很深的感触,更加坚定了要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道路,坚持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艺术追求。

在朝鲜慰问演出时,父亲不幸逝世,因为通信以及距离的问题,他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让他十分的遗憾。在父亲离世后,家里也一度陷入到举步维艰的地步。

当时的环境就那样,能够有工作就是很不错的,而阎肃在文工团,也让家里很有面子,但不论是妈妈,还是弟弟妹妹,都没有工作,生活也是十分拮据。

为了家里,阎肃每个月一发工资,就留下必须花费的生活费,将其余的钱都寄回家里,让家里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生活。

因为大环境,几乎所有家庭都生活得很艰难,但他们却有朝气和盼头。

优秀的阎肃,靠着才华得到领导们的认可和赏识。1955年调入空政文工团,任职空政原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02.

3年后,阎肃就被单位安排去了下基层,跟着连队一起生活。

在那段时间,阎肃放下一切,成为了连队最基本的官兵,跟着连队训练,打扫卫生、检查和保养飞机,就连做饭都没有落下,甚至他还养了一段时间的猪。

虽然这过程中很累,毕竟这对于一个文艺兵来说,是有不小的挑战,但他忙中偷闲,还会积蓄能量,利用生活中的经历去创作。

有一次,训练完后的飞机归航,阎肃充满着敬畏,又看到飞机背后的彩霞满天,他灵感迸发,一口气就写下了歌曲《我爱祖国蓝天》。

虽然这首歌创作的时间很短,但却是阎肃内心最真实的写照。经过谱曲,被万檀首唱后,这首歌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经典。

有了名气的阎肃,一战成名,也让战友们为之高兴。对于这样一个有才华的战友,个人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彼时的他,也已经28岁,属于大龄青年了。

战友们十分担心,就连领导都操心起他的个人问题,问他是否有中意的女性,阎肃摇了摇头,这让领导很担忧,便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帮他解决。

因为家庭的缘故,阎肃一直都不敢追求爱情,即便是遇上了中意的姑娘,他都埋藏在心里,毕竟远在家乡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还要靠自己养活,这对姑娘来说,并不公平。

1960年,在领导的苦心寻找下,还真为阎肃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子。那是看中阎肃领导的好友林野,他从事的也是文艺。

领导和林野一说阎肃的情况,林野就十分的满意,觉得这是一个优秀的文艺人才,便主动将外甥女李文辉介绍给阎肃。

在林野的要求下,阎肃写了一封信给李文辉,因为没有见过面,阎肃十分尴尬,不知道写什么,但拗不过领导和林野,便写了一些寒暄的话,并附上了一张穿军装的照片。

没有想到,李文辉在看到阎肃的信和照片后,觉得阎肃是一个不错的人,加上有林野的助力,阎肃在李文辉的心中有了好感,便同意了与其见上一面再说。

03.

李文辉比阎肃小4岁,是河北保定的一个大户人家,家境优渥,也是部队里的一个文艺兵,但是她在辽宁锦州。

就这样,两个在不同天地的人,被硬生生的撮合见面,李文辉被林野叫来北京,在林野的安排下,李文辉与阎肃见上了面。

只是这第一次见面,李文辉就对阎肃印象不怎么好。她一看阎肃真是吓了一跳,明显就不是照片上的人,不说没精神,就连个头还矮,长相普通。

本身家境就优渥,见过的世面也很多,反观阎肃,在和女孩子见面时,还穿着旧军裤和廉价的衣服,相比起李文辉来,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

本来,李文辉就是被照片吸引过来的,但乍眼一看却不是那么回事,再加上两人短暂的交流,李文辉不愿意与阎肃继续发展,更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

这父母一听,阎肃家里这种情况,哪里会同意,毕竟在当时,老一辈人还很讲究门当户对,只是反对赶不上变化。

得知外甥女想法的林野,知道她心里不愿意,便换着法给李文辉做思想工作,还经常在她面前讲述阎肃的好,那些创作的才华,都告诉了李文辉,更是表明:阎肃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拗不过林野的李文辉,只好敷衍地说,可以尝试着交往看看,不行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林野也同意了。

看着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阎肃便频繁地给李文辉写信。每一封信,阎肃都费尽心思,更是在一年时间内,写下了100多封。

从信中,李文辉也逐渐了解了阎肃这个人,才华上确实没话说。家境不好,长相普通的阎肃,用才华改变了李文辉的印象,两人时不时还会坐在一起聊聊天。

通过接触,李文辉发现阎肃人品好,心地善良,即便家境不好,但身上却永远充满着正能量,是一个有志青年,李文辉也打心底接受了阎肃。

当李文辉和阎肃在一起后,李文辉的父母还极力反对,只是他们没有办法,因为阎肃走进了李文辉的心中,无奈之下,也只好同意了他们的交往。

04.

1961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恋,阎肃和李文辉选择了结婚。

因为工作的缘故,他们刚结婚不久,就要奔赴各自的工作,一个在锦州,一个在北京,只有放假才能相聚,他们就像是“牛郎织女”般,过着分居生活。

婚后不久,李文辉就为其生下了女儿阎茹。

虽然有了孩子,但他们仍旧是分居的状态,只要李文辉一有时间,就会奔赴北京,与爱人相聚。反观阎肃也是如此。

分居生活没有让他们的感情变淡,反而越来越深厚,每每相聚,两人都跟热恋情侣一般。或许是距离产生美,尽管分隔两地,但一生却只够爱一人。

1964年,为了创作出新作品,阎肃将自己关在家中,整整18天的时间,苦苦冥思的他,创作出了歌剧《江姐》。

当歌剧演出后,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只要说有《江姐》的演出,票都是一票难求,刚宣传都被抢光了,可想而知,这在当时有多火。

1965年,李文辉再度为阎肃生下儿子阎宇。有了一双儿女后的李文辉,再加上阎肃的优秀创作,这也让领导重视,便将李文辉调入了北京的一家文艺单位工作。

这对夫妻的分居苦乐年华终于结束了,过上了一家团聚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只是这幸福是短暂的,因为时代的缘故,阎肃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就连他的创作权利都被剥夺了,这突发的变故,使得这家庭遭受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能够保住妻子和儿女,阎肃找到李文辉,就向她提出离婚,就怕他们会因为自己受到影响和连累。但面对阎肃的要求,李文辉哭着说:你说的是什么话,我既然嫁给了你,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不论你怎么样,我们都是一家人。

听到妻子的话,阎肃十分感动。同时,身不由己的他,也非常担忧妻子和子女。艰辛的生活,让这一家子吃尽了苦头。

分别,已经成为常事,艰苦也是常态,但他们都无比期盼一家人能再度团聚。

在这艰苦岁月中,李文辉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不离不弃的坚守,让阎肃心里十分感恩,也是他日后,不论遇到什么,都会对妻子言听计从,就是感恩妻子的共患难。

05.

1976年,这艰苦的时代终于过去了,而吃了多年苦的阎肃,恢复了创作自由,也和家人们重聚,过上了平淡的幸福生活。

苦尽甘来,让阎肃更加珍惜时间,在那些年中,没能够创作,他十分的遗憾,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他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创作上。

充满激情的阎肃,创作出了《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军营男子汉》等作品,成为了国内著名的剧作家、词作家。

1984年,阎肃第一次踏足电视界,那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让他参与编导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节目,正是这一次接触,让他和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北京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吸引人的节目《家庭百秒知识竞赛》,一问一答的形式,再加上主持人潇洒的风采,成为了全国热捧的节目,而阎肃正是这档节目的编导之一。

1985年春节期间,央视播放了一个《新春乐》的节目,这个节目妙趣横生、令人捧腹,而阎肃也是参与者,是节目的撰稿者。

有了央视的经验后,他成功进入到了央视春晚的编导,开启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除去央视的青睐,就连杨洁导演都很看中他,当时的杨洁还不好意思直接找他,先去找的李文辉,让李文辉去劝阎肃,这才有了《西游记》的经典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的所有插曲以及歌词,都是由阎肃所创作。这让以《西游记》为主题的《齐天乐》电视文艺晚会的撰稿者,自然也落在了阎肃的身上。

事业成功的阎肃,回到家后化身成为了“宠妻狂人”,不论何时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啥事都听妻子李文辉的,不论有什么事情,他都不与妻子发生冲突。

阎肃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弟弟妹妹的生活却很一般,李文辉知道他的家庭,对于接济阎肃弟弟妹妹,她也不会小气。

不过,李文辉是会接济,但阎肃自己还会瞒着妻子帮助他们,他不希望因为家里的事情,和妻子闹得不开心。

因为每个月的钱都要上交给李文辉,但他还是偷偷地存了不少私房钱。每次存下一些,他都会悄悄地拿去给弟弟妹妹们。

有一次,妹妹向他开口借200元钱,说要买一辆自行车,这件事情,阎肃瞒了下来,没有告诉妻子,拿出了多年来一点点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给了妹妹。

谁知,几个月后,妹妹就来家里还钱,这吓得阎肃急忙拉出了妹妹,让她不要提那件事情了,钱也不要还了,要不然被李文辉知道可就不好了。

06.

随着时间的流逝,阎肃的女儿阎茹结婚生子了,阎肃十分开心,儿子的个人问题,让阎肃和李文辉都十分担忧。

直到2006年,阎宇才结婚,妻子叫刘丽娜,是武警文工团的歌唱演员。

在嫁入阎家后,刘丽娜得知公公阎肃是空政文工团的领导,她便想要通过公公的关系进入空政,虽然这对于阎肃来说,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阎肃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即便是自己的儿媳,也不会去开这个后门。

而后,阎宇想要创办一家文化公司,只因为父亲阎肃的关系,毕竟阎肃的名气太大了,资源和人脉都不是一般人能比拟,开公司阎宇就想到了这一层。

但阎肃知道后,心里很明白儿子在打什么主意,他坚决反对,即便阎宇已经取得了母亲李文辉的同意,但阎肃还是以不商量的反对,而阎宇只好作罢。

之后,阎宇通过自己的努力,商界打拼出一条道路,成为了一个商界大佬。面对儿子的成功,阎肃笑得像孩子一样,他为儿子感到骄傲。

阎宇的这一切,都源自于自己的努力,和阎肃一点关系都没有。

2016年,阎肃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6岁,妻子李文辉十分的伤心。

在阎肃生前,留下了1000多首歌曲以及其他文艺作品,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是阎肃没想到,他的离去,会让家人们因为这财富起争执,甚至对簿公堂。

当阎肃离世后,遗孀李文辉为了思念亡夫,便整理了丈夫生前的遗作,发现了一个版权税到账通知,但钱却迟迟没有到账。

面对这件事情,李文辉选择了查询问题所在,而工作人员建议在遗产继承材料中,最好让女儿和儿子一起签字。

李文辉和阎茹都迅速签下了字,就差儿子阎宇的了,但阎宇却一直不表态,也不签字,这让李文辉实在是想不通,也很恼火。

就这样,阎宇在这件事情上足足拖了3年,这让李文辉一怒之下,就将儿子阎宇起诉。被母亲起诉的阎宇,自然很生气,他直接在媒体前表示:我愿意按照法律分配。

当这消息曝光,掀起了一片哗然,众人纷纷指责阎宇,不应该和年迈的老母亲争夺遗产。

07.

其实,在一开始,李文辉就没有想过遗产的事情,她年纪这么大,一生都过得很节俭,没有必要和儿女去争这些。

为何会将儿子告上法庭?她就是觉得儿子不当自己一回事,这不是钱的事情了,而是她在坚持家庭道德伦理。

当舆论和非议扑面而来,阎宇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便主动公开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与此同时,他急忙赶回家见母亲,在母亲的面前承认了错误,用亲情去安抚母亲。其实,对于儿子,没有哪个母亲能狠下心,在儿子认错后,这件事情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因为这样的理由,导致母子二人对簿公堂,真是让人泪目。

而且在阎肃离世的这些年中,李文辉一直都没有从悲伤中走出。她时不时会想起和阎肃的过往,阎肃的挚爱,让李文辉觉得每一个琐碎的日子都是甜的...........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米乐网 X3.2  © 2015-2020 米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