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充值 经过长达数月的评估,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10月4日的一次演讲中,正式阐述了拜登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她承诺,美国不仅不会对华“脱钩”,而且要设法重新“挂钩”。 这一表态与当下的中美贸易现实十分吻合。由于海外供应链断裂和国内复产复工进程遇阻等因素影响,近来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商品供应危机,对国外进口更加依赖,中美贸易也随之节节攀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显然没有资格奢谈什么“脱钩”,甚至就连已有的关税政策都很难再执行下去。 有分析指出,从特朗普时期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已经成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身上的沉重负担,并且直接导致了当前美国严重的通货膨胀。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年增长率已达到5.4%,不仅远远高于市场预期,还创下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即便排除食品和能源等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这一数值依然连续4个月超过4%,几乎与30年前相当。尽管许多人认为疫情才是美国这轮通胀压力的罪魁祸首,但不可否认,高昂的关税成本同样也以物价上涨的形式,被企业转嫁给了消费者。 《华尔街日报》曾如此描述一些美国中小企业在关税大棒下的困境:一位名叫迈克尔·莫吉卡的户外用品制造商告诉记者,由于他将产品的生产和设计全部放在了中国,因此这些商品在入境美国时,必须缴纳25%的进口关税,这不仅使他的利润大幅降低,甚至还迫使他拿出自己的退休储蓄来支付账单。莫吉卡抱怨说,对于他这样的小企业来说,要么自己为关税买单,要么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所以“关税实际上是美国人身上的负担”。 连企业都因关税政策苦不堪言,那么位于链条更下游的消费者的处境就更加可想而知。然而奇怪的是,由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发起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支持大幅减少中美贸易的美国人竟然超过了样本的半数,达到57%,接近六成。 这项于7月份进行的调查发现,随着中美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在经济上更加强大。而在两年以前,多数人的观点是,美国具有经济上的优势。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美国人对中国的批评也在逐渐增多。调查指出,67%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高于2018年的46%,尤其是在贸易领域。 当被问及国际贸易的总体情况时,大多数美国人对现状表示满意,认为这对美国经济、以及他们这样的消费者和创造就业机会都有好处。但是当被问及中国时,58%的人认为,中美贸易对“削弱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更大,远高于2019年的33%。 在关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问题上,62%的人选择支持加征关税,即使这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而在2020年和2019年,这一比例分别为47%和55%。 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因加征关税所产生的额外费用与成本,高达92.4%的部分都是由美国进口商所负担。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的关税成本预估已超过900亿美元。 为何美国民众宁可损失自己的利益,也要支持中美贸易“脱钩”?有观点认为,这与许多原因有关,但最关键之处在于,美国政府长期在新冠疫情问题上对中国的污蔑诋毁,令大量因疫情损失惨重的美国民众,产生了错误认知和不理智情绪。受这种病态的舆论思潮影响,戴琪关于反对对华“脱钩”的承诺恐怕将难以落到实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